? ?
以中、低山為主
茂名市北部和東北部是云開大山、云霧山和天露山集結形成的山地,面積1300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11.38%。信宜市的大田頂海拔1704米,是粵西第一高峰。茂名的中部主要是丘陵和臺地,丘陵面積7518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65.85%;西南部是平原臺地,面積2607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22.77%。
山地高程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上。茂名市的山地都是海拔不超過2000米的中、低山。山地主要分布在信宜、高州和電白。信宜市山地面積約占信宜全市面積的63%。主要分布在大成、錢排、合水、新寶、思賀、平塘、茶山、貴子、朱砂、洪冠、白石、金垌等鎮。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茂名最高山峰大田頂就在其中。高州山地主要分布于馬貴、深鎮、古丁、東岸、大坡、長坡、新垌、云潭等鎮,多為低山。電白山地主要分布在羅坑、那霍、黃嶺、望夫等鎮。
茂名的三大山脈
云開大山山脈由羅定延伸入信宜。主脈分南北兩列。北列沿粵桂邊境作北東——南西走向。信宜段由貴子鎮的大芒頂(1044米)、朱砂鎮的石根頂(988米)、黃墳頂(662米)、大仁山頂(943米)和金垌鎮的勾髻頂等一系列山峰組成。此列出廣西后往南掠過化州北端,播揚鎮的鐵屎嶂屬于此列。南列在信宜始于貴子鎮的鴨兜山,經茶山鎮的石牛肚(1092米)、貓耳石(1120米)、橫山(919米)、懷鄉鎮的鳳凰嶺(694米)、池洞鎮的大仁山(725米),北界鎮的過天坡802米)、石山崗(478米)。走向北東的云升大山受羅定弧形構造影響,在貴子——分界弧段往南派生出兩列近南北走向的支系山脈。東邊一列由公和山(1298米)、火同坑頂(1315米)、龍須頂(1327米)、銅羅頂(1065米)、石人頂(1310米)、銀巖頂、白馬山、鑊耳肩(1548米)、尖峰頂(1280米)等山峰組成。另一列為橫山(919米)、大山肚(1100米)、竹園頂(1302米)、阿婆髻、棉被頂、雞冠頂(1174米),是白石河和錢排河的分水嶺。
云霧山脈沿信宜、陽春分界線——高州、陽春分界線——高州、電白分界線延伸,亦為北東南西走向。主要山峰由北至南有信宜市的八排大山(1081米)、林洲頂(1008米)、花樓頂(1062米)、筆架山(1159米)、石船頂、三甲頂(1211米)、大水嶺、雞籠山(1281米)、黃鑿頂(1044米)、雙石頂(1077米),高州和電白的尖峰頂(1141米)、十二楞頂、十二火灶頂(950米)、鷂婆鉤(907米)、大轎頂、三官頂、林青嶺(658米)、三人石(527米)和浮山嶺。云霧山脈在高州尖峰頂處向西派生出一近東西向的大霧嶺山脈,構成信宜、高州兩地的界山,也是珠江水系與鑒江水系的分水嶺。由東向西主要山峰有亞公髻(1513米)、棉被頂、爐塘頂(1681米)、大田頂、大霧嶺頂、十二火灶頂(838米)、石狗嶺(783米)和黑石嶺(820米)。
信宜八排頂
信宜合水雞籠頂
云霧山與云開大山在大田頂一帶連結,造就了粵西這一最高峰,并且形成附近17座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峰。
天露山山脈,由陽江市延伸入電白區,為北東向,主要山峰有雙髻嶺、鵝凰嶂、塔石頂(842米)、石床嶺(933米)、大娘嶺(800米)、望夫山、將軍嶺(455米)、三寶嶺(407米)和熱水山(407米)等,是沙瑯江(袂花江)和儒洞河的分水嶺。
細數這些高峰
大田頂 海拔1704米,粵西第一高峰, 信宜最高山峰 大田頂位于信宜市大成鎮東部,地處亞熱帶南端,海拔1704米,為粵西第一高峰,西江支流黃華江的發源地。主峰東南側有一高山水庫,山谷和山麓有千奇百怪的石景,山中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不乏珍稀動植物和名貴藥村,峰巔建有電視轉播塔。
爐塘頂 海拔1681米,粵西第二高峰 爐塘頂位于信宜市錢排鎮,海拔1681米,高度僅次于大田頂,為粵西第二高峰。山上有連片大面積天然草場。 棉被頂 海拔1627米,高州最高山峰 棉被頂位于高州市馬貴鎮與信宜市錢排鎮之間,海拔1627米,是高州市的最高山峰,是高州與信宜的界山。山上有連片天然草場。 鵝凰嶂 海拔1337米,電白最高山峰 鵝凰嶂位于電白區羅坑鎮東16公里處,海拔1337米,為電白最高峰,是電白、陽春、陽西三地的界山。 鐵屎嶂 海拔579.8米,化州最高山峰 鐵屎嶂位于化州市播揚鎮西北8公里處,海拔579.8米,是化州與廣西的界山,化州市最高峰。
大霧嶺
大霧嶺自然保護區位于信宜市南部的大成鎮,總面積3534公頃,屬云霧山脈,總面積3534公頃,境內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包括大田頂(1704米)、大霧嶺頂(1423米)等主要山峰。
大霧嶺
大霧嶺因經年云霧籠罩,人們看不清其真面目而得名。山上蘊藏豐富的植物資源,高等植物有184科629屬1209種,其中屬于國家一類保護植物有沙欏,二類保護植物有圓籽荷、馬蹄參,三類保護植物有紅椿、油杉、青鉤栲、樂東擬草性木蓮、松葉蕨,還有14種至今世界上其他地方尚未發現的特有品種,藥用植物也達四五百種之多。
大霧嶺的云霧自古以來都是登山愛好者所渴望領略的一道風景。大霧嶺東南受太平洋海洋氣候影響,加上山高溫差變化大,因而經常云霧彌漫而聞名遐邇。
這里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譽。站立山巔,瞭望高州水庫,極目南海,水天一色;北覽連綿起伏的群山,逶迤騰浪,莽莽林海,郁郁蔥蔥,登上山頂的游人都頓感心曠神怡,胸懷廣闊。
鹿湖頂
鹿湖頂又名亞公髻,海拔1514米,位于云霧山脈東麓部的信宜錢排鎮和高州馬貴鎮交界處,在半山海拔約1100米處有一個高山湖泊,傳說過去常有野鹿到此飲水而得名。
鹿湖頂的高山湖泊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連綿,好山湖泊(鹿湖水庫)恰似一顆晶瑩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青山翠林間。
去過此山的人們都能充分感受到草木蔥蘢,生態原始,以及其中的物種豐富。其標志性景觀是頂上的“鹿湖”和湖邊大小不一的水杉樹。水杉樹一到秋冬就由綠變黃,由黃變紅,紅得呈焦糖色,紅得如冬天里的一團團火焰,與當季的綠黃橙多種色彩交輝相映,倒影湖中充滿了立體感、夢幻感,炫麗醉人,使人宛如置身童話夢境!許多游客都慕名前往,并拍下許多美圖。
三官山
三官山位于高州市云潭鎮西北7.2公里處,海拔1258米。
相傳唐末年間,三位仙人駕臨三座山峰,除害救民,百姓感恩,建三清觀,以供奉天官、地官、水官,故名“三官山”。山中森林蔽日、瀑布高懸、奇石遍布,峽谷幽深,氣候奇幻。其“三官石”、“龍潭飛瀑”是山中著名景觀;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腰的萬畝草原連綿無際;始建于唐代的三清觀遺址、冼夫人軍事遺跡等,可以讓人尋覓歷史的回聲;三官山“冰泉漂流”落差達170米,全程刺激驚險。
三官山東面半山腰處,一條名曰“平河”的河流終年清水奔流不息,河中魚蝦及沙石清晰可見,水質甘甜清涼。平河流經處,全是形狀各異的石塊,經過千百年流水沖刷,這些或大或小的石塊少了棱角,多了圓潤。有懸空而出的棺材石,有奇特的多孔石塊,有潔凈的鵝卵石,以及神似各類形態的石塊。
大仁山
大仁山,又名云岫山。山不高,海拔726米。有三清殿、情人廊、桃花源等名勝古跡,各式亭臺樓閣分布其中,山間樹林茂盛,峰嶺石泉,自然風光和人文氛圍融為一體,登山路全是硬底化道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覽。
漫步景區,處處可聽鳥語、嗅花香,心曠神怡;登亭臺樓閣,奇峰若隱若現,讓人著迷。由于距信宜市區較近,環境清幽,是市民周末放松身心的好去處。
相傳古時有個叫仲大仁的官員在信宜任職,他愛民如子,治世有方,庶民安居樂業,百姓敬仰仲大人威名。后來當地瑤民土匪暴亂,仲大仁領兵難以抵抗,退上云岫山堅守,最后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犧牲。后來群眾在山上建仲大仁廟以祀之。并把云岫山改稱大仁山。
天馬山
天馬山海拔1080米,自然風光秀麗、環境幽深。山上保留成片的原始森林,樹木茂盛,遍地翠綠,空氣清新純凈,呈現一幅天然的綠色世界。天馬山自然生態旅游區位于信宜市北界鎮旺將村,景區內有勾髻山草原、大河圖峽谷,也有溪水湍流、苗寨遺址,秋日時節還有璀璨紅楓,故被美譽為廣東人的“香格里拉”。到此游玩過的游客都會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在天馬山眾多景色中,最為浪漫壯美的要數萬畝山上大草原,在海拔630至1080米的高山峻嶺上,順著起伏跌宕的山脊而生長,漫山遍野的草地就像生長在白云底下,像向蒼天鋪展的一匹寬大的綠綢緞。在這樣的高山草甸上,仿佛可以感受到有萬馬在草原上奔騰呼嘯。
石根山
石根山,位于信宜市朱砂鎮,是一座石質的山體,最高峰988米。從山腳下仰望,似塔,也似很高的一條石柱,石根山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石根山
石根山是茂名地區不可多得的仙境之一。石根山的山石具有奇、秀、清的特點。山體像一個巨型的石柱聳入云霄,氣勢蔚為壯觀。在山上,可以看到美若仙境的云海,除此之外,還有百年古楓、懸空棧道、鐘鼓石、鴛鴦樹、鎮山神龜等。
周圍的風光也是十分秀麗,植木蔥郁、環境清幽、空氣清新、氧氣充足,適合登山、觀光、散步等戶外運動。
浮山嶺
浮山嶺,位于高州市與電白區交界處,離茂名市區30公里,是茂名市郊相對高度最高、最陡的山。海拔941米,為電白、高州兩地界山。有5個主峰,峰峰屹立又互相依戀,遠望似巨人的手掌。相傳堯時,洪水泛濫,此山獨浮,因而得名。
浮山嶺田園風光
“浮山鐘靈毓秀”是南粵百景之一,是茂名著名的生態旅游和農業觀光旅游景區。浮山嶺還有紀念嶺南道教的先驅潘茂名濟世救民、得道成仙的修煉地超世寺,有巾幗英雄冼英冼太夫人的冼太營地、冼太廟(冼太三大故廟之一)位于山腰之中。
浮山離茂名市區不遠,且有硬底化道路,人們可開車直上嶺頂。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大批市民群眾到此賞玩。
進入山中,可以飽吸新鮮空氣。登上山頂可遠眺南海,感受繁華美麗的茂名。浮山嶺下的四周,是高州市的根子鎮和電白區的霞洞鎮,這里荔枝樹、龍眼樹,連片成海,望不到邊。浮山風電場,又給浮山嶺增添了一道別致景觀,一臺臺風力發電機組“呼呼”地轉動,猶如巨無霸型的“落地風扇”,非常雄偉壯觀。
由于浮山近海,山高風勁,形成奇特的高山草甸奇觀,是觀云海、看日出的好地方,常??膳牡搅钊藝@為觀止的云海奇觀。許多前往賞玩的市民都會感嘆“不虛此行”。這里也是市民露營地的極佳選擇。
鵝凰嶂
鵝凰嶂位于電白區羅坑鎮東16公里處,海拔1337米,為電白最高峰,是電白、陽春、陽西三地的界山。
鵝凰嶂上已發現的珍稀植物有豬血木、虎顏花等36種。山上有白水瀑布、瑤池仙湖,更有天然溫泉。
特別的是,電白境內,鵝凰嶂山上常年云霧繚繞,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登上此峰,可一覽電白,極目南天,與羅坑水庫連成一體。
平云山
平云山,粵西名山,毗鄰三官山,同屬云開大山山脈,方圓68平方公里土地。平云山自然風景區位于高州東北部的大坡鎮,境內最高峰大轎頂海拔1335米,山頂風光秀麗。這是一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結合的原始生態山脈。山中山水極其秀麗,風光宜人,自然環境品質較高。密林深處掩藏著古老的廟宇,平云山冼太廟,也叫“平云古廟”“平云古寺”,建于明朝,清朝改建,頗具歷史氛圍。還有大巖河溪流,河谷長達2000多米,分布密集。此處是放松心情以及登高的好去處。很多市民表示,探尋其中,既可領略山的奇秀,又可感受到無限古意。
平云山更是竹的世界,格蒼河兩岸是山村竹海;郁郁蔥蔥,竹和樹交相重疊,空氣清新沁人心脾。林海中有青松翠柏,毛竹、籮竹、石竹、楠竹、籬竹、單竹、碌竹。
筆架山
筆架山位于高州城區南部,因左、中、右三峰一線并列,形似筆架而得名,被譽為"筆架青峰",為高涼八景之一,主峰海拔208米。
筆架山
高州筆架山生態公園的登山步道
筆架山生態森林公園,是高州市重要的城郊生態森林休閑公園,主要范圍為筆架山及其周邊部分山體,建有入口廣場、登山步道、觀景涼亭、休息平臺、文化長廊等,每到秋高氣爽季節或星期假日之時,登高休閑者絡繹不絕。
沿著登山步道往上走,兩旁綠樹青翠可人,非常養眼,時不時可聽啾啾鳥鳴,野趣十足。這里空氣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走一會兒工夫便可登頂。筆架山雖不高,但格外俊俏奇麗,登頂極目遠眺,可一覽高州全景,感覺十分愜意。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