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 言
“高涼豐碑——茂名歷史名人頌?詩書畫展”已于2022年6月18日上午在茂名市博物館成功開幕。
所展出的21位茂名歷史名人畫像,形神兼備,神態各異,社會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從2021年12月開始,茂名市博物館著手組織“高涼豐碑·茂名歷史名人頌·詩書畫創作”活動,從眾多的歷史名人中,選取21位最具影響力的茂名歷史名人,誠邀了廣州、桂林、佛山、北京、茂名、珠海、黑龍江七地20位知名人物畫家為他們造像。
綜 述
接受邀請后,每位畫家都以認真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身入心入情入地投入創作。尤其是,畫家們對每一位所畫人物都做到歷史清楚、事跡清楚、形象清楚,并以此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努力把他們的生命閃光點具象化,成為可觸可摸的精神價值。
這場活動,呈現了七地畫家自抒胸臆的藝術特質和創作表達,大家都能博采眾家之長,以自己擅長的筆墨勾勒出質樸純真的歷史人物的達觀情懷,讓一個個有形有神、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歷史人物,完美地呈現于觀眾面前。畫家們的作品,或工筆細描,或寫實寫意,或濃墨淡彩,或闊筆揮寫,都注重將歷史名人塑造成一個個威嚴可敬的儀態,提煉成一個個立體的歷史符號。
這次創作,屬于主題性創作。主題性創作,因為題材的歷史性和內容的相對客觀性,和其他藝術創作題材相比,具有不同的構思方法和創作路徑。相比其他創作題材,歷史人物主題性創作具有一定的規范性,且歷史性、思想性、地域性更強,在某種程度上集中體現了茂名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有鑒于此,畫家們都能根據史料中有限的文字或圖片記載,參考同一歷史時期的各類文獻資料,充分發揮了主觀的想象、判斷去構建人物的歷史畫面。
本文就20位參展畫家及其筆下的21位人物形象,從相對專業的角度,作全面賞析。
張森霖:張森霖筆下的潘茂名,以中國傳統道家文化思想基因為核心,將這位嶺南仁醫的仙道風骨、越嶺攀藤百草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而張森霖筆下的冼夫人,身披戰袍,英姿颯爽,集貴氣、大氣、英氣于一身,以亦文亦武,既慈悲又威嚴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張森霖為化州人。目前化州籍被公認的、有成就的畫家,楊梅鎮有陳金章,麗崗鎮有張森霖。
張森霖 畫
張森霖 畫
孫戈:孫戈筆下的農運領袖朱也赤,在烽煙滾滾中,右手緊握鋼槍,左手振臂高呼,其形象如鋼鑄鐵澆,場面氣勢宏闊,雷霆萬鈞;這幅人物畫,得了朱也赤孫子朱劍鋒的高度評價;孫戈筆下的黨史專家廖蓋隆,則人物親切和藹,目光炯炯,表情慈祥,人物背景豐富而協調。鑒賞這兩幅人物畫,我們不難看出,孫戈的人物畫技法,已達爐火純青境界。
孫戈 畫
孫戈 畫
張弘:張弘筆下視死如歸的烈士李卡,畫面上并沒有李卡英勇就義的壯烈場面,而是用他在獄中的遺書“天一亮,你就會看見太陽的微笑”作為淡淡背景,形象地刻畫了這位西裝革履,聰明活潑,才藝雙全的進步青年形象。張弘的人物畫創作,主要體現在其高超的思維與智慧上。
張弘 畫
廖宗怡:廖宗怡筆下的革命先驅邵貞昌,氣貫長虹,畫面呈梯式結構。一根高大的建筑方柱,一面鮮艷的紅旗,一眾手持刀叉、振臂高呼的農民兄弟姐妹,烘托出邵貞昌的氣宇軒昂,萬難不屈的英勇氣概,畫面主體形象鮮明突出。廖老的人物畫,其創作經驗之豐富、技法之嫻熟,實在令人敬佩。
廖宗怡 畫
汪曉曙:汪曉曙筆下耿直忠介的楊頤,白發蒼髯,雍容大雅,登高遠眺,只見他手持一卷詩抄靜坐于崖石之上,頭頂藍天蒼穹,身邊被兩棵蒼勁挺拔的老松盤繞,一個錚錚鐵骨、肅穆威嚴的楊頤躍然紙上。
汪曉曙 畫
岑圣權:岑圣權筆下的杰出僑領李孝式,身軀魁偉,如鋼鑄鐵澆,目光炯炯,鼻若懸膽,唇似綻桃,筆挺衣冠上這排勛章格外醒目。他身后的萬里長城與吉隆坡棕葉大教堂遙相輝映,彰顯了李孝式這位“遠涉重洋走異邦,縈牽祖國念家鄉”的游子情懷。
岑圣權 畫
?朱光榮:朱光榮筆下“出將入相,文德武功”的楊一清,水墨淋漓,色彩鮮明,以形寫神,人物栩栩如生。畫面重現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數萬蒙古軍入侵固原,總兵官曹雄拒絕派兵援助。楊一清率輕騎自平涼晝夜行軍,抵御入侵并發動奇襲,擊退蒙古軍進犯的歷史一幕。
朱光榮 畫
黃詠茵:黃詠茵筆下是赤膽忠心的黃十九。這張作品,“精勾神氣旺,大筆墨魂雄”。黃詠茵用豪放的濃墨、粗獷的線條,展現了黃十九飽經風霜、精忠報國的高大形象,畫面對干濕濃淡,虛實疏密的處理也恰到好處。
黃詠茵 畫
李曉白:李曉白筆下是兩位歷史人物:有道先生黃廷圭、五好書記王占鰲。李曉白善于把控“形”與“神”之間最美妙的契合點,從而使作品的“意象”達到最佳的“出鏡”,他筆下的人物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神”生“形”的中國式審美表達。他這幅五好書記王占鰲人物畫的精彩之處在于,人物背景融入了關山月的名作《綠色長城》,而王占鰲身后這片面積達4萬畝的防風林,正是關山月這幅名畫的原型,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王占鰲任電白縣委書記期間發動沿海15萬余名群眾植下的。畫面上的王占鰲,猶如一座高大豐碑,屹立在碧波蕩漾的南海之濱。
李曉白 畫
李曉白 畫
陳挺通:陳挺通筆下是兩位歷史人物——橘紅仙翁羅辯、驍勇善戰的馮盎。為了畫好這兩位人物,陳挺通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他根據人物形象,租來古飾服裝、用學生做模特,先用相機拍下不同的人物造型圖片,再找專家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后才完成創作。陳挺通的作品具有一種優雅雋美的格調,他以超脫的心境、自由獨立的精神畫出了羅辯、馮盎兩位先賢特有的人格魅力。
陳挺通 畫
陳挺通 畫
黃遠立:黃遠立筆下的教育名家林礪儒。此作運用傳統勾、皴、擦、點、染等手法,筆墨濃重強烈,作者一放筆恣肆縱橫、淡墨枯筆大塊暈染,其筆下的林礪儒面容剛毅,雙眉緊蹙,目光如炬,手捧一本打開的圖書,人物呈蒼涼之美、雄強之美,陽剛之美。
黃遠立 畫
馮水清:馮水清筆下的水稻專家丁穎,銀眉鶴發,面容清癯,目光溫和,白色的襯衫,擼起的褲腳……此時的丁老,抑或正在稻田間考察,抑或正在稻田間做事,畫面親切感人。此作充分體現了筆性、筆意、墨性、墨韻上的高度統一。
馮水清 畫
陳立紅、崔虹:2021年12月在桂林主動向陳朝暉館長請纓畫冼夫人,兩位女畫家大膽接受了一次創作上的挑戰與考驗。她們筆下的巾幗英雄冼夫人,構圖與形象獨到,是一幅熱議度較高的作品。陳立紅、崔虹認為,畫要好看、要美,進而爭取有意義、有情趣,也即所謂的“寫意”。水墨寫意,寫的是你的精神、你對美的理解和訴求。
陳立紅 崔虹 畫
王善民:王善民筆下的嶺南才子陳鑒,文采自然,精工細作,線條流暢,用墨用色清淡俊逸,畫面上的陳鑒,意態生動、形神兼備,他手握一管羊毫筆,似是要題一幅字,又似是要作一首詩,給人留下了想象空間。王善民這幅作品,透著濃郁的文氣,艷麗而典雅,意境深邃,表露出豐富的人文意義。
王善民 畫
曹鐘興:曹鐘興筆下的千古一宦高力士。此作匠心獨運,達意暢神,構圖與落款獨具一格,較好地將楊貴妃、高州荔枝等大唐文化元素融入畫中,作品艷而不俗,格調清新雅致。畫家將自己對美的追求、對家鄉風土人情的情懷、對生命的禮贊付諸筆端,以此呼喚人們對大唐荔鄉以及高涼文化的關注。
曹鐘興 畫
關國建:關國建筆下的美術大師丁衍庸,氣宇軒昂,黑發平頭,面容俊俏,目光炯炯;一件白色襯衫,兩條黑色吊帶以及筆直的西褲顯得格外洋氣,他一只手叉著腰,一只手握著畫筆??吹贸?,完成了一幅水墨花鳥畫后,讓丁衍庸充滿了創作的喜悅與自豪。關國建用粗獷蒼勁的勾勒皴擦,營造出一幀厚重、清新、純真的畫面,將丁衍庸俊俏、自信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國建 畫
彭永強:彭永強筆下的油城拓荒牛方華,身材魁梧,臉膛棕紅,眉如春山,兩鬢染霜,一雙老手將一頂藤織安全帽和一卷圖紙抱在懷里……非常難得的是,彭永強一直生活、工作在方華生前任總經理的茂名石油公司,他父親又是方華多年的老部下,對于方華這位老前輩,彭永強再也熟悉不過。所以,為方華造像,彭永強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得心應手。
彭永強 畫
戴雪麗:戴雪麗筆下的雷鋒傳人朱伯儒,一身簡便戎裝,佩戴鮮艷的紅領巾,軍帽上那顆五角星分外耀眼。朱伯儒生前所做好事無數,但戴雪麗并沒有按老套路去表現朱伯儒的不平凡,沒有去堆積他所做過的好事,而是用《人民日報》和《南方日報》作背景,用兩張黨報當年刊登的內容,去突出朱伯儒這位“活雷鋒”的事跡。
戴雪麗 畫
結束語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展覽,對弘揚和挖掘高涼文化,講好“茂名故事”,推動高涼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發揮美術作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獨特作用,引導廣大市民更加深刻地認識高涼文化,感悟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然,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這次創作亦是如此,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個別歷史人物形象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個別歷史人物所處地域的背景元素尚欠清晰;有的歷史人物的服飾、裝束、陳設還存在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地方,等等。這些不足都給我們今后的創作留下了很多的思考與思悟,更為今后的歷史人物畫創作打磨、提煉、改進打開很大的思維空間。
(作者系茂名開明畫院院長、本次活動的策劃人之一)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