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茂名文化源遠流長,擁有眾多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神奇精巧的雕刻技藝。
雕刻是一門傳統藝術,需要極為精細的眼力和靈巧的手工。無論是普通的貝殼還是深藏的玉石,在工匠的刻刀下,都能幻化成美輪美奐的藝術品。即使是一枚果核,也能在承受千刻萬鏤之后,呈現不可思議的美。讓我們走進這個獨特的藝術世界,感受匠人的別樣匠藝和慧心,細細品鑒其中的文化韻味。
高州緬茄雕刻
小巧玲瓏 栩栩如生
緬茄雕刻是微雕藝術,融匯了美術、雕刻、文學、民間工藝制作等元素,是一種精美的、珍稀的藝術品,是高州緬茄雕刻藝人幾百年來探索積累的一種獨特而精湛的工藝。
高州民間藝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樹齡、被譽為“中土無雙”的緬茄樹的種子進行雕刻,制成印章或精美的工藝品,其雕刻的山水樓閣,圖案精美,工藝精湛;飛禽走獸,細致入微、形象逼真;故事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00多年來,緬茄雕刻工藝品受廣大群眾喜愛,或掛于身上辟邪、裝飾,或欣賞、收藏,或贈予親友、貴賓。緬茄雕刻藝術內容來源民間,取材于生活;其微雕刀法出自對美好的創造,來源于對藝術的追求。經過歷代傳承、改革和發展,緬茄微型雕刻工藝已形成獨有的風格,在嶺南民間手工藝中獨樹一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緬茄雕刻發展得較快,其工藝精品數十次參加省級、國家級以及國際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和展覽并獲獎,贈送國家元首和外國友人達十多次。近年,緬茄雕刻作品“五羊”“壽星”“雙龍戲珠”等13件工藝品被廣東省博物館收藏。
2012年,緬茄雕刻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梁毓宜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核雕(緬茄雕刻)代表性傳承人。
梁毓宜師從老一輩緬茄雕刻藝人陳世文、張文梓,特別專注學習張文梓的濕雕方法,在不斷的鉆研中,梁毓宜形成了自己獨到的雕刻藝術。
梁毓宜擅長雕刻人物和動物,開懷大笑的羅漢、長刀跨馬的關公、合掌的觀音以及美麗的人體是他的經典題材。他還擅長用鏤空法雕刻“雙龍戲珠”,用“米點法”雕刻龍麟片等。正因為刀法細膩、工藝精湛,梁毓宜創作的每一件茄雕藝術品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極具收藏價值。其作品遠銷國內外。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