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茂名市博物館館藏的109件(套)文物通過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專家鑒定,其中一級文物1件(套),二級文物1件(套),三級文物17件(套),一般文物90件(套)。
據了解,這些被定三級以上的19件(套)珍貴文物都是茂名市博物館2008年以來從民間征集的,且有多件文物與本土歷史文物有關,對提升茂名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級別和研究茂名市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鑒定現場
本次鑒定上級的文物既有商代到春秋戰國、漢代、明代的青銅器、鐵器、陶器、碑刻等,也有清代到民國的民俗文物。
一級文物——“廣東監察御史涂相”詩碑
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明代“廣東監察御史涂相”詩碑,是2008年茂名市博物館在茂港區(現茂南區)羊角鎮征集而來。
為弄清詩碑上的文字內容和文物價值,茂名市博物館館長陳朝暉對詩碑進行了深入考證和研究,并撰寫了論文《古碑研究與詩文辨析》在《南方論刊》發表,為本次鑒定為一級文物提供了強有力的歷史依據。
一級文物“廣東監察御史涂相”詩碑拓片
該詩碑保存基本完整,原料采用當地玄武巖,型制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碑文包含楷、行、草三種字體,筆法雄健嫻熟。內容分為序、五首詩及落款,反映明嘉靖五年廣東監察御史涂相巡歷高州等府后,經古驛道返回省城途中的所見所感。
歷史信息豐富,既包含古潘驛、那夏驛等嶺南古驛道名稱,以及浮山嶺等古地名,又反映了當時高溫干旱的史實,以及使用熏香驅除瘴氣的習俗等信息。詩文能夠與古代縣志等文獻記載相對應,并加以校正。該石碑是研究明代南粵古驛道、監察制度、文學作品、碑刻藝術及古代茂名風土人情的珍貴實物,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級文物——戰國青銅蟠虺紋敦
被定為二級文物的“戰國青銅蟠虺紋敦”青銅器,寬32厘米,高22厘米,于2019年12月征集,保存基本完整,年代較早,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鑄造工藝精良,器型規整,器蓋環形捉手獨特,器身蟠虺紋繁密,獸耳、獸足富有立體感,是研究戰國青銅器的重要實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級文物“戰國青銅蟠虺紋敦”
三級文物——晉灰陶屋
被鑒定為三級文物的“晉灰陶屋”,保存基本完整,時代特征顯明,陶屋規整,裝飾簡樸,屋內有捏塑小狗,形象生動,是研究晉代建筑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實物,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三級文物“晉灰陶屋”
三級文物——民國水碾
被鑒定為三級文物的“民國水碾”,是茂名市博物館于2009年在信宜市朱砂鎮征集,水車、橫桿、齒輪、碾槽、石輪、礱等成套水碾構件保存完整,形狀碩大,較為少見。
現按原貌1:1的比例在茂名市博物館民俗展廳重新裝配。該套水碾是我國目前發現保存得最完整,并進入博物館展覽的一套水碾,反映民國時期到20世紀70年代茂名地區利用水力機械化加工糧食的歷史,代表當時比較先進的生產力,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三級文物“民國水碾”
三級文物——清代敕封匾
被鑒定為三級文物的“清代敕封匾”,是茂名市博物館2011年在鄉鎮發現并征集的。敕封匾保存基本完整,刻清道光皇帝圣旨,陽刻工藝精湛,內容反映封贈六品州同職銜官員廖翠云的父母和祖父母為儒林郎、安人的歷史信息,是研究清代封典制度的重要實物,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三級文物“清代敕封匾”
據統計,從2008年至2021年底,茂名市博物館新增館藏文物2795件(套),其中征集(捐贈)文物2388件(套),省撥文物407件(套)。這些文物不僅有效充實了該館的館藏文物,而且為舉辦陳列展覽提供了有力的文物藏品保障,為茂名市文博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